部分寿险公司产品信息披露更全面化
他在采访中强调,参加混改的民营企业无需纠结于股份比例,而应该站在国企改革的历史机遇和历史使命的高度,去拥抱这种变化。
一要进一步落实营改增改革措施,帮助纳税人熟悉和用好用足政策,实现进项税应抵尽抵。草案严格机关团体办公用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资金管理,要求对属于禁止建设或建设必要性不充分、建设资金来源不符合规定等情形的不得批准。
会议指出,实施营改增,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也是本届政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触动多方面利益调整,通过周密设计和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累计减税1.61万亿元,特别是自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直接减税8500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简化办税流程,加大电子发票推广力度,提高税收信息化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二要继续完善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等行业增值税政策,健全抵扣链条,妥善处理小规模纳税人和简易计税等政策安排,逐步扩大一般计税方法适用范围。审议通过《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草案)》,使公共资金资源更多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办公用房项目的建设资金由预算资金安排,不得挪用各类专项资金、向单位或个人摊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及接受赞助或捐赠等。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动政风作风转变和廉洁政府建设,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把严格控制机关团体楼堂馆所建设的举措制度化,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草案)》。意见指出,近期重点工作将围绕电力、天然气、铁路客运、居民供水供气供热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健全成本监审办法和价格形成机制,从细从严开展成本监审和定价工作,规范垄断行业收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已通过价格回收的成本,不得另行收费补偿。强化供水成本监审,完善供水成本公开制度,引入约束激励机制,促进供水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建立电力普遍服务、保底服务的成本回收机制,妥善处理并逐步减少政策性交叉补贴。加大执法力度,严禁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服务、强行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
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行业定价办法、成本监审办法基本实现全覆盖,科学、规范、透明的垄断行业政府定价制度基本建立。强化省内短途管道运输和配气价格监管,加快落实输配气价格监管要求,全面梳理天然气各环节价格,2018年底前各地要建立起输配环节定价办法、成本监审办法,重新核定省内短途管道运输价格,制定独立配气价格,降低偏高输配价格。
保留政府定价管理的,要纳入收费目录清单,2017年底前统一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价格方面,依据已出台的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全面开展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监审,2017年底完成成本监审工作,提出完善普通旅客列车硬座硬卧票价形成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方面,清理规范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违规不合理收费,推动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加快推进跨省跨区专项输电工程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力争2018年完成。
具备竞争条件的收费项目,一律放开由市场调节。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方面,依据已出台的定价办法和成本监审办法,深入开展跨省长途管道运输成本监审,合理制定价格水平,适时完善监管规则对公益服务属性特征明显的部分普通旅客列车客运产品,统筹协调价格调节与财政补贴,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构建以列车运行速度和等级为基础、体现服务质量差异的票价体系。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价格方面,依据已出台的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全面开展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监审,2017年底完成成本监审工作,提出完善普通旅客列车硬座硬卧票价形成机制的意见。
研究建立电力普遍服务、保底服务的成本回收机制,妥善处理并逐步减少政策性交叉补贴。由企业依法自主定价的,要落实明码标价规定,明确收费项目名称、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
强化供水成本监审,完善供水成本公开制度,引入约束激励机制,促进供水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来看,输配电价格方面,严格执行并适时完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制度。
居民供水供气供热价格方面,制定完善居民供水供气供热成本监审办法、定价办法,力争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发改委网站9月1日消息,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的意见。保留政府定价管理的,要纳入收费目录清单,2017年底前统一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意见指出,近期重点工作将围绕电力、天然气、铁路客运、居民供水供气供热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健全成本监审办法和价格形成机制,从细从严开展成本监审和定价工作,规范垄断行业收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没有提供实质性服务的,一律不得收费。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方面,依据已出台的定价办法和成本监审办法,深入开展跨省长途管道运输成本监审,合理制定价格水平,适时完善监管规则。
意见明确指出,在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方面,清理规范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违规不合理收费,推动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加快推进跨省跨区专项输电工程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力争2018年完成。
研究制定输配电成本和价格信息公开办法以及分电压等级成本核算、归集、分配办法。强化省内短途管道运输和配气价格监管,加快落实输配气价格监管要求,全面梳理天然气各环节价格,2018年底前各地要建立起输配环节定价办法、成本监审办法,重新核定省内短途管道运输价格,制定独立配气价格,降低偏高输配价格。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落实煤热、气热价格联动机制,开展供热成本监审,按照多用热、多付费原则,逐步推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价格制度,合理引导热力消费。研究核定增量配电网和地方电网配电价格,加快形成完整的输配电价监管体系。
具备竞争条件的收费项目,一律放开由市场调节。已通过价格回收的成本,不得另行收费补偿。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行业定价办法、成本监审办法基本实现全覆盖,科学、规范、透明的垄断行业政府定价制度基本建立。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方面,清理规范垄断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违规不合理收费,推动降低偏高收费标准。
开展城镇供气成本监审,完善居民用气价格机制,优化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减少交叉补贴。加大执法力度,严禁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服务、强行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8月制造业景气度继续上升,市场需求有所好转,但需注意价格水平攀升过快或对中游行业盈利造成压力。月内新增出口销量录得2010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8月平均投入成本录得五个月来最大涨幅,受访厂商普遍反映月内原料价格上扬。调查显示,8月中国制造商新接业务总量有可观增长,增速为37个月以来最高。
这一趋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厂商因此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加价幅度可观,为今年以来最显著。8月制造业用工数量继续下降,降幅较7月有所放缓。受访厂商反映,压缩用工是为了提升效率,且员工自愿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
8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录得51.7,比7月上升0.3个百分点。受访厂商反映,海外需求回升是促使新订单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财新报道,9月1日公布的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6,高出7月0.5个百分点,为2月以来最高,显示制造业整体运行良好。新订单持续增长,使制造商在8月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扩张率与7月创下的5个月最高纪录几乎持平
受访厂商反映,压缩用工是为了提升效率,且员工自愿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据财新报道,9月1日公布的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6,高出7月0.5个百分点,为2月以来最高,显示制造业整体运行良好。
最新留言